文字大小:[]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触控行业  > 详细信息

新一轮人机交互潮流 用眼睛控制一切

发布时间:2013-03-02 11:41:49宝威科技浏览:

    北京时间2013年03月02日消息,宝威科技网,在2012年6月的台北Computex大会上,通过一个红外LED传感器,加上自带的校准软件,一项被称作Senseye的技术被展示了出来。它可以捕捉你的眼球运动,无情地切碎被你盯上的任何一个水果。

    直到2007年苹果发布了iPhone。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以触摸屏幕的方式与设备进行互动。当人们开始在屏幕上点点划划的时候,那项此前遥远的、一直扮演着实验室技术角色的眼球控制,开始走进了普通用户的视野—既然手可以与屏幕互动,为什么直接盯着屏幕的眼睛不可以? 在人们逐渐习惯用手指直接与屏幕互动的时候,与屏幕的接触同样直接的眼睛的作用被重新发现了。这可能会带来新一轮人机交互的潮流。

    这种技术有可能成为下一波人机交互技术的潮流。它通过控制眼球完成特定操作,大体上可以分为“眼球追踪”、“做出指令”两大部分。

    在第一个追踪阶段,摄像头会察觉和辨认电脑前的用户,然后追踪眼球的运动,并把获得的数据传送到控制器中;接下来,通过事先设定好的算法,系统会判断用户的用眼行为,作出对应的反馈。

    它最初的构想诞生在军事领域。1968年,美国空军就曾尝试研发并且应用这项技术,希望可以制造一种将导弹直接导向打击目标的设备。1980年代,一些通过眼球控制和计算机进行简单交互的技术被发明出来,但它们只局限在一些实验室领域,并且也多集中在“追踪”阶段。Google用它来搜集用户观看屏幕的习惯,欧莱雅这样的化妆品公司也把眼球追踪技术用在了消费者行为调查中,观察他们对于颜色、包装等的喜好。

    到今天,除了“追踪”以外,“眼球控制”这项技术开始重新在商业领域获得重视,与触摸屏的流行有着极大关系。

    “在软件解决方案成形之前,其实这项技术本身已经发展到允许人们利用它做许多具体动作的程度了。”在接受采访时,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认知科学系教授Kenneth Holmqvist说。他举的例子包括如何用眼睛准确地定位书、如何取消原来选定的菜单。

    直到2007年苹果发布了iPhone。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以触摸屏幕的方式与设备进行互动。当人们开始在屏幕上点点划划的时候,那项此前遥远的、一直扮演着实验室技术角色的眼球控制,开始走进了普通用户的视野—既然手可以与屏幕互动,为什么直接盯着屏幕的眼睛不可以?

    在这个领域,一家名为Tobii的瑞典公司走在了前列,它的产品叫“眼动仪”。

    相比过去的眼球控制设备,Tobii的眼动仪在多方面进行了升级。它是由近红外微型投影器、光学传感器、图像处理模块等几大主要部分组成。

    投影和光学传感器可以精确采集用户的目光方向、眼动轨迹,然后创建并实时记录下这些图像,包括用户的眼球运动图像和投射图像。根据这些数据,图像处理模块以数学模型准确地计算出眼球的位置和目光焦点。最后,通过事先编写好的软件,将用户的用眼行为转换成准确的指令。

    Tobii的眼动仪眼下受到了不少合作伙伴的重视,联想、富士通开始与Tobii合作,尝试推出带有眼球控制功能的PC;芯片巨头英特尔更是自掏腰包,投资2100万收购了该公司10%的股份。

    “目前最主要的交互方式还是触摸,它在手持移动设备上的体验很好。但对于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机来说,如果你需要长时间触控操作,你的手大概会很酸很疼。”Tobii全球市场总监Sara Hyléen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眼控,或者说注视交互,在指向上要显得自然得多,它可以替代许多你以前用鼠标去完成的动作。”

    Tobii大中华区销售负责人王海涛则说,智能手机用户操作的距离在10至15厘米,这个距离非常适合触控操作;像XBOX、kinect这样的交互距离在3米左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用眼睛去控制最舒服的距离。

    最典型的是笔记本电脑等桌面设备。与用鼠标相比,眼控技术在进行一些简单操作,比如上下滚动屏幕、点击或者识别注视区域方面更有优势。Tobii2012年8月推出了一款型号为C12的Windows平板设备,它预留了一个眼控接口,可以用眼球控制系统的各种界面。

    他们开发的同名眼控产品PredictGaze,可以让你家电脑上的普通摄像头具备追踪眼球的功能:看电子书时,文字会随着你眼球的移动而跟着移动;盯着屏幕右下角就可以自动翻页;只要距离设备不超过3.66米,即使你的身体不停地移动,也可以完成上述操作。

    PredictGaze的技术不需要购买特殊的眼控装置,也不需要安装特殊的摄像头和硬件,一台普通的移动设备就可以实现。

    这家公司不仅仅只是“眼控”技术公司,还在手势操作、人脸识别等领域有所积累。“我们可以提供各种原先看起来并不相关的技术。如果想让用户在使用你的软件时感到自然,技术的宽度是必要的。”Predict Gaze的联合创始人Ketan Banjara说。

    Banjara觉得在推广新技术的时候也必须尽可能多方面考虑用户习惯,让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操控手段。“如果在使用人脸更方便的时候,你却需要让顾客强行去使用手势,这会伤害用户体验。”他说。

    Tobii,PredictGaze这样的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令人兴奋的产品,它们都认为从长远来看,眼控技术有可能会被整合进笔记本电脑中代替鼠标甚至是键盘,它们这样的创业公司也正是为此而存在的。Google在已经展示了的Google glass中,也曾经设想过完全通过眼球控制设备的方案。

    当然这些公司也知道,自己还需要继续探索一段时间。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绝大多数日常适用环境下,外界的光线情况是千变万化的,眼球控制技术目前还不能足够准确地识别、追踪和控制目标。

    将这一技术用在移动设备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控制“手势”,那就更难了。用户可能用各种角度手持设备,需要在不同光照、距离、运动条件下使用,并且有不同的使用场景,这都给精准操作、以及背后的判断模型的建立带来了难题。

    然而眼睛终究是人类最精密、最复杂的器官之一,正如凯文·凯利在着名的《失控》中所描述的那样:一个眼球本身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人类的许多视觉感知在光线刚刚触及纤薄的视网膜时就发生了。

    Tobii、PredictGaze这些公司要做的,就是连接眼球与外界的计算设备,让它们顺利地“沟通”,准确理解大脑的意识。

    现在,只是“天黑请闭眼”的阶段。等天亮了,你就可以用眼睛控制一切。



Copyright © 2009-2021 BWZN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合肥宝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1009346号

营销中心: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黄金广场6号楼1114-1115
厂区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新产业园沁源路666号3幢综合厂房5层  电话:0551-63633224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898号